投稿邮箱:snedunews@163.com | 人员查询 | RSS地图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巴山巾帼英雄——何锐

 
        陕西教育信息网讯(唐波 杜三文)2017年10月31日,陕西省宁强县巴山镇初级中学开展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走进经典,向祖国问好!”汇报演出活动。八年级(1)班的杨自宁同学讲的故事《巴山巾帼英雄——何锐》把活动推向高潮,全体师生为家乡出了这样的巾帼英雄感到自豪。
       前几年该校的杜三文老师在校本教材《羌寨巴山》里曾写过关于何锐的文章。笔者同杜三文老师找到了何锐的亲戚,现已退休的党政干部王栋贤,在他那里翻拍了何锐生前的照片,这些照片是珍贵的。能把英雄的英勇事迹和音容笑貌呈现给读者,也是我们巴山儿女的骄傲。
      何锐,生于1917年,原籍四川木门镇,幼年家贫,举家流落到现宁强巴山镇茅坪沟村。6岁时,妹夭母亡, 13岁被迫作童养媳,后不堪虐待而去,以背柴卖草度日养家。
     1935年正月,红军到达茅坪沟,18岁的何锐勇敢地参加了红军,成为宁强县第一位参加红军的女性。长征途中,初任妇女班长。一次只身追捕逃敌与之博斗于深水中,她拼尽全力用矛将敌刺死。行军至金川,加入共青团,任工作队副队长。在狗儿卓土乡做少数民族工作时被敌包围,突围中多处负伤,仍忍痛勇斗强敌,冒死脱身。被定为“二等四级残废”。同年7月,长征过草地,升任排长。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敌人追击中,积极扶助伤病员,代其负重,节食以让战友,顽强地越过巍巍昆仑,涉过邈邈草泽,被誉为“红军中女丈夫”。  
      1939年7月1日,何锐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与红军干部袁克服结婚,并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学习刻苦,成绩优良。次年“三•八”妇女节获中央妇委“乙等模范奖”。1943年调任中央卫生部门诊部商店主任。当时边区物资匮乏,她以1间破房15刀麻纸起家,不断拓展业务,积累资本,收入渐渐增至能供给门诊部200余人的办公杂支费用。商店经营刚有起色,不幸遭到水毁,于是她带领店员设摊摆点,努力恢复,她常常女扮男装深入关中及陇东“国统区”,独自赶牲口转运货物,不久便使该店成为当时延安出色的商店。为此,联防政治部授予她“乙等模范工作者”奖章,边区党报刊其照片,介绍其优秀事迹。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内战又起,何锐带病请战,被分配到冀南军分区司令部四科任副科长,工作竭尽全力。期间,还协同保卫部门破获科内一潜伏特务案,感召敌人坦白自首。  
1946年,关外战事紧迫,何锐被调往东北。途中交通受阻,何锐又女扮男装,绕道渤海到达战地,任吉东军分区管理股副股长。当时股内管理混乱,她带领大伙整顿治理,使面貌迅速改观。  
   1949年,解放大军南下,何锐任湖北野战医院副院长,期间她常深入前沿阵地检视医疗救护,为改善病员条件做了大量工作。
      建国后,何锐调任中央军委直属疗养院副院长。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时,何锐被授为上校军衔。其夫袁克服为少将,时任陕西军区政委。夫妻二人可谓是真正的一对革命夫妻,在数十年的生涯中一直坚持家庭利益服从于革命利益,工作上相互勉励,共同进步,生活上相敬如宾、相互关爱,堪称模范家庭。
       何锐先后两次回宁强家乡看望父老乡亲,待人亲切平易,实现了她长征别家时“革命不成功,誓不回家”的誓言。1961年,何锐同志第一次回老家,时任黄坝驿公社党委书记的谢文毓同志有幸结识了她。
       1964年9月下旬,地处巴山深处的三道河乡黑熊猖獗出没,时任乡党委书记的谢文毓带领乡村干部及群众深入深山老林开始了打猎保秋战役。一次,在名叫红石河的地方,走在前面的谢文毓同志遭到黑熊偷袭,从而致使其头部、面部、手臂等多处被严重咬伤,由于失血过多,谢当时即昏迷,生命危在旦夕。谢文毓同志被及时送到宁强县医院抢救,暂时保住了生命。由于宁强县医疗设备及医疗技术所限,他的右手胳膊神经被黑熊咬断导致整只手无法动弹,若再不及时给予恰当治疗将会使他的右手彻底残废。于是,谢的家属便要求转院到当时医疗条件比较好的西安陆军医院。到了西安陆军医院,但由于医院属部队医院,并且患者已住满,谢根本住不上院,这时谢便想到了在该医院任代理院长的宁强老乡何锐。当谢的家属找到何锐并说明情况后,何锐热情接待了他们并及时联系有关专家为其会诊,先后为谢实施了手臂神经吻合手术、面部皮肤移植等手术。谢在该医院住院半年有余,何锐象亲人一样多次前去看望,并送去白糖等慰问品,嘱咐他安心养病。为节省谢的费用,她还让谢的妻子住在她家里,晚上与她同床同宿一同拉家长。
        谢文毓同志说,何锐是一个和蔼可亲、热情耿直的人。他先后三次去西安都住在何锐的家里。何锐待人诚恳,没有一点儿官架子。她常常给他讲一些她在红军途中的一些故事:何锐说她原来的名字叫何桂枝,是一个很女性的名字,长征中,战友们将何桂枝叫成“何鬼子”来戏谑取笑她,她想自己是堂堂正正的革命军人,最恨的就是敌人鬼子,于是便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何锐,说这个“锐”字响亮、正直,符合她当革命军人的愿望和现实。
        何锐及其家人把谢文毓当亲人一样看待,在谢病好回家后还多次去信慰问其恢复情况,嘱咐他安心工作、多多保重身体。
       1972年,这位从宁强走出去的女上校病逝于西安,宁强县县委县政府派人前去吊唁。
 

标签: 爱国主义教育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信息 友情链接 法律声明 隐私保护 产品服务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