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nedunews@163.com | 人员查询 | RSS地图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探访石窟艺术,助力文物保护

    近年来,国家对于文物保护事业极其重视,习总书记指出:“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华民族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当前世界上唯一未曾湮灭断裂的文化。身为华夏子孙,有义务肩负起保护民族瑰宝的重责。

  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响应国家号召,呼吁青年学子肩负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化的任务,特组织“探访石窟艺术,助力文物修复”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1.jpg

  出发前合照

  希望实践团在社会实践期间能通过深入石窟实地考察调研,切实了解石窟病害原因,借助材料学科专业优势,找到适宜的石窟修复材料,解决现有石窟修复材料的不足之处,助力石窟艺术焕发新生机。

  2020年7月27日,“探访石窟艺术,助力文物修复”社会实践团经过前期紧张筹备,团队成员及指导老师自西安出发,前往洛阳龙门石窟,开展正式考察调研。

  实践团于27日下午抵达洛阳市文保中心,与文保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交谈。通过翻阅文保中心工作人员提供的龙门石窟内部资料,团队成员初步对龙门石窟的实地情况有所了解。

2(1).jpg

翻阅内部资料

  文保中心的范老师应邀带领实践团成员实地参观龙门石窟,并予以专业知识上的讲解回答,同团队成员进行了亲切详实的交谈。

  经过范老师的细心讲解,团队成员了解到了石窟早期的修复主要借助水泥、环氧、混凝土等材料,并且在石窟上方修建石檐,用以防水等。但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材料都或多或少暴露出对石窟本体的损害。实践团成员为此,同范老师就石窟的修复材料问题进行了深入交谈,并从中受益颇丰。

文保中心老师带领参观讲解.jpg

 文保中心范老师带领实践团讲解

  7月28日,实践团成员在洛阳龙门石窟兵分两路。一路成员借助问卷形式,实地调研了解当前社会大众对于龙门石窟以及同类型石窟保护修复的认知和看法。

1(1).jpg

  龙门石窟文保中心

  另一路成员在专业老师带领下,实地考察石窟病害所在并加以拍照记录。同时,联系当地文保中心工作人员,对石窟的实验田进行实地取样,以帮助之后对龙门石窟修复材料研究改进。

龙门石窟现状.jpg

  龙门石窟裂隙实地考察

  在收集问卷信息的同时,实践团成员相应对参观龙门石窟的游客和龙门石窟内工作人员进行路访。借助景区内实地采访的方式,更深入了解当前龙门石窟保护工作,以及大众对龙门石窟保护的建议。

  实践团成员对景区内的巡逻安保人员李警员进行采访得知,龙门石窟内对中大型佛龛均安放了摄像机,实时监控,保证石窟安全。龙门石窟近年致力于解决石窟的防渗水问题,在石窟上方均陆续修建完善了排水渠,前几日在宾阳洞顺利完成最后的石窟防渗水工程。

  实践团成员在采访过程中,偶遇一位85岁的游客,他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他曾在70、80、90年代都到访过龙门石窟。他表示石窟修复与保护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对石窟本体的二次伤害。所以,他很希望实践团成员可以寻找到新型材料,降低对本体的伤害,更好地保护文物。

  实践团成员通过两日来的实地调研考察和当地文保中心工作人员的介绍,对龙门石窟的材料修复保护问题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

龙门石窟合照.jpg

  实践团成员在龙门石窟合照

  习总书记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1(2).jpg

  龙门石窟损害现状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事。”对于华夏子孙而言,风沙里的石窟文化见证了流逝的时间,见证了无数工匠的精心打磨。对石窟艺术的守护,也是对中华民族的守护。“探访石窟艺术,助力文物保护”实践团成员必积极响应号召,在文物保护方面贡献青年力量。(图:王一川 文:熊本娇)

  


标签: 陕西科技大学 文物保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信息 友情链接 法律声明 隐私保护 产品服务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