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nedunews@163.com | 人员查询 | RSS地图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陕西省“践行新课标 学科育新人”名师大讲堂2025年数学专场活动启幕

  3月21日,陕西省“践行新课标 学科育新人”名师大讲堂迎来2025年春季第三场——数学专场,活动在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精彩启幕。

图片1.png

  本次活动聚焦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新样态,让素养提升在课堂真正发生,引领新教学,带动新发展。来自小学数学领域的全国名师、专家学者、教研员、名校长,以及全省各地市教师500余人齐聚一堂,通过观摩教学示范、参与教研探讨,激发教育创新与改革,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陕西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陕西省教育厅原副厅长赵昶葆,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顾问、西安市教育局原正局级巡视员张创荣,延安市教育局原副局长李进科,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常务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潘燏,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专家名师理事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解慧明,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专家名师理事会副理事长、铜川市教育局教研室原主任钱冬义,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专家名师理事会副理事长、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部主任马俊华,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秘书长王卫卫,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副校长李军,以及全国知名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吴正宪,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优第一名、全国名师新秀邱寅共同出席了本次开幕式。

图片2.png

  ↑陕西师范大学陆港小学合唱团、西安国际港务区实验小学舞蹈社团的孩子们带来精彩表演

图片3.png

  ↑陕西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陕西省教育厅原副厅长赵昶葆讲话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新课标的全面落地、新教材的深入实施,以及数智课堂的蓬勃发展,既为小学数学教育注入了新活力,也带来了新挑战。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将核心素养培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如何借力数智技术,构建高效、开放、创新的课堂生态?如何通过教材与课堂的深度融合,实现“学科育人”的根本使命?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交流中升华。

  赵厅长表示要构建“三位一体”育人体系,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数学教育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重构教学格局。通过真实情境教学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强化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同时挖掘学科育人价值”。针对新教材实施,他提出“三研”策略:研究教材结构、细节设计和差异化实施路径。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要坚持“技术为育人服务” 原则,善用智能平台实现精准教学,借助虚拟仿真等技术拓展学习维度。

  教育是“仁而爱人”的事业,数学教育更肩负着启迪智慧、塑造人格的重任。让我们以此次活动为起点,以新课标为指南,以数智化为助力,携手探索小学数学教育的陕西路径,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大力量!

图片4.png

  ↑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常务会长潘燏致开幕词

  潘燏会长围绕教育改革核心命题提出四大实践方向。面对新课标的深化落实,强调实现三个转变:从解题到解决问题,从学科孤岛到融合贯通,从知识传递到文化浸润,以“素养为舵”锚定育人航向。针对新教材实施,提出需把握螺旋上升逻辑、激活本土资源、破解城乡差异三大攻坚点,用“实践为犁”深耕三秦课堂。在数智赋能方面,倡导技术应用需聚焦精准导航、突破想象、守护初心三大维度,实现 “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学习。

  “本次活动特别设置全国名师领航、三秦优课竞秀、专家把脉开方三大板块,通过智慧碰撞推动课改实践”,讲话中,潘会长呼吁教育工作者要做新课标的坚定践行者、新教材的创新解码者、数智课堂的理性探索者,共同绘制小学数学教育的陕西画卷,培养 "心中有数、眼中有光、脚下有路" 的时代新人。

图片5.png

  ↑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专家名师理事会理事长、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解慧明主持开幕式

图片6.png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副校长李军致欢迎辞

  作为“践行新课标,学科育新人”名师大讲堂活动的承办方与受益者,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共同体,深切感受到研究会的引领力量。每一次与省内外名师同台展示,都是对共同体教师的锤炼与激励。每一次专家团队的深度指导,都让我们在课程改革中迈出更坚定的步伐。

  致辞中,李校长对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表示衷心感谢,她悉数了陕师大实验小学“名校+”共同体近年来的发展,她表示,学校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打造“蒲公英”课程体系,设五大核心板块。近年不断优化,融入项目式学习、脑科学研究,开发特色课程。2025 年是学校人工智能元年,自主研发出“AI教研员”系统,数学学科改革显著。

图片7.png

  教育要关注成长,本次活动是行动的开端。期望以数学为切入点,探索学科育人陕西范式,促进教育公平。活动将助力教师成长,为陕西教育发展添砖加瓦。

  如何让核心素养从“顶层设计”真正“扎根课堂”?

  如何让新教材在城乡差异中实现“因材施教”的公平承诺?

  如何借数智技术之力,打破传统课堂的边界,让数学学习“有趣、有用、有温度”?

  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书斋里,而在实践中;不在口号中,而在此次智慧碰撞里。

  3月21—22日,在“名师大讲堂”数学专场活动中,全国知名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吴正宪,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优第一名、全国名师新秀邱寅将携手多位省内专家名师,立足课堂教学,为教学难题开出“破局良方”,以“智慧之光”照亮课改之路。

  当教育从知识传递转向生命成长,“名师大讲堂”成为新课标理念的具象化实验场。专家们以“学科为桥,育人为本”,解构知识本位的传统课堂;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扩大覆盖面,让优质教育资源普惠大众;活动激发学习热情,提升教学能力,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史金海)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信息 友情链接 法律声明 隐私保护 产品服务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