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nedunews@163.com | 人员查询 | RSS地图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墨香恒久远,文字镌心田——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思考

  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自己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比较关注孩子们文学素养提升的培养,二十几年的日积月累,书籍就如滴水穿石般悄然的浸润着每个孩子小学的青葱岁月。总结自己多年的课外阅读教学,积累和收获了不少,以此记录下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一、漫漫书海,做孩子学习路上的引路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大家认可的真理。自古以来儒家文化对读书就极力推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虽然这是旧时代对读书的封建思想认识,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读书国人一直很是看重,并且有着优良的传统,也是因为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下,读书对于广大普通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件事情,长久以来形成了人们对读书极度渴望的情怀,也因此使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得以代代传承。而今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己从孩子入小学第一天起就引导推崇爱读书的思想,旨在通过读书引领孩子在成长中提高认识,开阔眼界,让文字带领他们认识世界,思考人生。

  具体在教学工作中自己会通过和家长沟通的方式,把有关读书的要求详细的介绍,并且对于书目内容尽量以传统文化、名著类为主,并且结合课本给出的阅读提纲,做到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去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平时注重这方面的引导,启发孩子们在书海里采珠拾贝,丰富他们的生活。尤其在电子产品泛滥,娱乐大众化的当今社会之下,独立思考、理性思考、不盲从的品质显得格外的可贵,而读书恰恰能让孩子们的心灵回归安静,抛却浮躁。面对开放的信息化的社会,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动画片、漫画书、动漫游戏、小视频充斥着孩子的生活,作为大人的我们尚且挡不住诱惑,更别说孩子了。于是,教学中以兴趣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的开展,引导孩子回归书海、学会理性思考就显得多么重要啊!

  二、滴水穿石,让坚持读书成为习惯。

  对于学生来说,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绝对是毋庸置疑的大事,尤其是对于刚刚进入校园的小学生来说,未来的校园生活还很长,倘若能在小学时期中就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以后在中学、大学以及今后的人生路上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甚至有可能使他受益终身。而一个人读书习惯的养成,在学生时代离不开教师的启蒙、督促、引领、关注、培养,学校教育无疑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方式。教师长期注重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事物的专注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我们常常说身边有些人“毛手毛脚”的,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对待事物的一个持续而长久的专注度,而坚持长期读书,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从小在读书环境中养成长期可靠的阅读习惯,无疑孩子的专注程度会比不读书的孩子更高,抛开积累了多少文学素养、生活常识不说,良好的阅读习惯必定会转化为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孩子日后的学习生活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而大量的积蓄的文学素养、生活常识,更能使孩子眼界开阔、阅历丰富,有利于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变得愈加自信、自强。

  三、悠悠历史,让名著经典成为阅读的主旋律。

  好读书,但也要读好书。

  说到读书,经常有家长问,能否给孩子推荐一些书来看,说自己也不知道孩子该看什么类型的书籍,毕竟现今社会书的种类缤纷多彩,令人眼花缭乱。其实细想与其在杂乱的书海里淘出孩子可读的书,不如用心去引导孩子读一读经典作品,毕竟名著可是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在漫漫岁月里,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其可圈可点的精华内容得以传承。因此孩子读起来可能收获会大于那些杂乱的刊物,这也是经典名著的魅力所在吧!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不但历久弥新,而且常读常新。经典的书籍,之所以历久弥新,就是因为它的广度和深度都足够宽广,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常言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我看来,经典的书籍即便只有一个读者,在不同的年龄段,他也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也会因此产生思考。就拿脍炙人口的童话《海的女儿》来说吧,作家毕淑敏曾多次谈到自己在不同年龄段读《海的女儿》时的心境:8岁时,她读到了童真;18岁时,她读到了爱情;28岁时,她读到了亲情与母爱;38岁时她看到了安徒生非凡的写作技巧;等到48岁时,再来读这篇童话,她骤然发现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文章,在一个个严峻的考验下,在肉体和精神备受煎熬下,人鱼公主依旧为了寻找灵魂勇敢前行。一篇童话,不同的年龄下尚且有如此多的感悟,倘若是让孩子早早接触经典,即便日后孩子们的见解没有作家如此犀利,但从小积累起的人文素养和思考,又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多么巨大的帮助呢?能够被奉为经典的书,显然是有它的价值意义所在的。

  四、以身作则,营造家校书香氛围。

  福柯曾说过,读书最大的作用是打破毫无根据又骄傲自大的愚昧,而好的作品能从中获取非凡的思辨能力。这句话对孩子来说可能为时过早,但对于广大家长来说,启迪意义可谓深远,想要让孩子获得较为突出的学习能力,家长们首先就要以身作则,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多引导、多陪伴孩子读经典名著,这么做也是一个让家长们重新学习,重新捡起书本的过程,相信对家长们教育子女应该也会有不小的帮助。

  对于学生的读书指导,自己本着让孩子进行更有深度的阅读理念,因为老师对经典名著有了一定的感悟,才能通过一定的讲解,让学生对作品产生兴趣。当我们的孩子受到优秀作品的熏陶,渐渐地就会欣赏这些意境优美的传世之作,在日积月累之中逐渐的培养了健康的阅读情怀,慢慢的步入悠悠的历史长河,陶醉于经典文化的魅力之中!我们相信这不仅仅是对学生未来的影响,必将会代代相传的!当然,面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制度,很多家长本着唯分数论,唯高考论,也许我们名著经典不一定会让孩子能在今后的中考、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然而不可否认,美妙的文字,经典的内容必将温暖孩子们的心灵,为他们的人生打开一扇感受世界,净化心灵的窗户,名著里那美好而正义的文字感染孩子的心扉,启迪着孩子们心灵深处那善良的、美好的、温柔的灵魂!

  当然,爱读书不是读死书。古人云:家事国事天下事,应事事关心。这是在指点我们教育孩子还应该鼓励孩子大胆的了解新闻时事、观看电视、阅读报纸,关心我们国家和世界所发生的大事,在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开阔孩子眼界的同时,引领孩子拥有博大的胸怀,放眼世界,博览群书,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自然科学,都应该有所涉及,毕竟今后的社会还是知识广泛的人,更能适应!另外,爱读书、做高雅的人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

  五、静待花开,让阅读引领孩子博古通今。

  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组织了多次读书活动,每届毕业的孩子们在写作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例如孩子们毕业时,都会组织他们编辑自己的作文集、诗集等,虽是稚嫩,但这些汇编的问世,却意义重大。看着其中的每一幅小插图、每一个文字,都饱含了孩子们对文字的热爱,对文学的敬仰,对文化的传承,更有点点滴滴的文思迸发的乐趣!不用说孩子们中有人的文章在各种征文中获奖,单是对书籍的热忱就使自己倍感欣慰。因为,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的书读得多了,心静了,眼界宽了,生活充满了书香气息,不光如此,他们还把对文学的热爱带到了家里,把这份诗雅的生活传递给亲人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孩子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在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中逐渐提高的,作为语文教师,在任教的过程中经常积极组织开展读书分享会、辩论会、某某作品沙龙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培养、提升孩子们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帮助他们去广泛阅读书籍,广泛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为日后学习写作、写好作文打下夯实基础。

  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不以应付考试和为了分数为前提的,只是单纯的希望通过读书带领他们漫步在文学的长河中,细细的欣赏文学的美,与作者谈心,与诗人对话,与时空交流,与文学拥抱,这一切就足够了!本着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吸纳文字所承载的文化、思想、科学等信息,让学生参与思考,学会积累获得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每每有读书安排,尽量为学生设计一些阅读提纲,希望孩子带着任务去读书,做到有目的的思考。在读书的过程中也不仅仅是读,还要让孩子们做到“采珠拾贝”,要让孩子们把书中写得好的地方摘抄下来,记录下来,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讨论分享。而读完一本书也不是仅仅停留在读了几本书的层面上,而是要引发学生与作者的共鸣,了解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作者又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什么信息?你有不同的见解吗?这样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和读书相关的活动,如:介绍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有关某一书籍的板报”“作品背后的故事分享会”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来增进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对于读书学习来说再恰当不过了,在经典的文学作品里蕴藏着无尽的宝藏,当我们的孩子爱上读书,爱上这些美妙的文字,他会把这种精神代代传承的,无论人物的悲与喜,欢与乐,都将用一个个文字扣动孩子们心底的那份真善美。同时,阅读带给生活的快乐,会激起孩子们对文化一生的向往。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小溪终将汇成大海,诗书气息,文化修养会慢慢的生根发芽,为我们的教育添新绿,汇成林!(西安市莲湖区郝家巷小学 杨君)


(责任编辑:刘颖)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信息 友情链接 法律声明 隐私保护 产品服务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在线排版